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资动态

    国企改革将在四方面出现重大进展
    发布日期:2014-05-20

        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一个中心目标,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以提高总体效率。市场普遍认为,国企改革是改革蓝图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近日,瑞银集团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发表报告指出,由于继续强调公有制在当前体制中的基石作用,在未来几年中,中国不太可能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

      汪涛表示,虽然国企改革通常被简单地等同为私有化,但它应包括国企在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独立性、激励机制、预算约束和经营环境方面的转变,这些改革有助于国企在不进行大规模完全私有化的情况下显著改善经营业绩。

      汪涛预计,国企改革将在以下方面可能出现重大进展:发展“混合所有制”、减持国有资产、提高国企分红,以及向更加市场化的经营环境转变。

      首先,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本质是部分国有股权私有化。这包括多种形式,例如将未上市的国有资产上市、将部分国企资产出售给民间资本,或者增加上市国企的民间资本持股比重。对不同国企,这些措施可以有助于实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成效:改变管理层的激励机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层可将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从而使其更关注股东收益;出让低回报的资产,从而改善国企核心资产回报率;降低债务杠杆;获得民间资本参与和支持。

      其次,出让国有资产意味着国企可以出售某些非核心业务,从而改善核心盈利能力、化解部分过剩产能、以及通过行业整合降低债务杠杆。在地方层面,出让国有资产应会有助于地方*改善财务状况。此外,这些措施应该也将有助于银行减少坏账,从而使之受益。

      再次,国企的经营环境更加市场化,这包括推动要素价格改革和引入市场竞争。前者包括调整能源和公用事业价格,以及利率市场化—这些措施已经陆续启动,它们将有助于减少对某些国企的隐性补贴、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后者包括对民间资本和外资开放部分行业,以及在获取资源方面为国企和非国企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显然,国企在这些改革中将有得有失、损益有别。

      最后,逐步增加国企向国有股东分红的比例。这不仅可以增加地方和**收入;同时由于国企留存的“自由”资金减少、支出的审查力度加大,这也可以改善国企的公司治理。加大支出的审查力度也可能有助于国企降低资本开支、减少新增过剩产能。

      那么,上述国企改革将会对总体经济和股票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汪涛指出,对于寻求大规模私有化和国企重组的投资者来说,未来循序渐进的国企改革可能不会被视为能够改变国企或宏观经济全局“重新洗牌”。然而,这些改革有助于国企改善公司治理、激励机制、现金流状况和盈利能力,也有助于提高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在公司和行业层面,可能存在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重大投资机会。当然,这些改革也可能使部分国企暴露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某些领域的行业整合。

      汪涛进一步表示,投资者应当关注可能会快速推进国企改革的地区和行业,以及这些领域中的具体机会。例如,决策层正在推进石化行业的国企改革,能源行业(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可能紧随其后。随着产品和能源定价机制日益市场化,民间和外资资本有望在石化和能源领域迎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在铁路等交通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重点可能是调整价格、以及引入*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竞争性行业和存在过剩产能的行业,改革的重点可能集中在出让和重组国有资产。到目前为止,上海广东等地区已公布国企改革的具体方案、并已开始推行,其他省市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陆续敲定最终方案。

链接链接免费观看床上刺激片直播真人jkjk6.com视频免费看链接链接